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杨景和艺术网

 
 
 

日志

 
 
关于我

杨景和,黑龙江七台河人,定居北京。 毕业于文化部首届全国画院山水高级研修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首都博物馆画院中国画高研班。现为北京京华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艺委会副主任、书画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画院签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出版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系列丛书《杨景和画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杨景和》,作品发表于《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并被中华慈善总会等艺术机构、企业家、收藏家收藏。

杨景和 当下中国画教学培训与信息传播(组图)  

2013-11-16 22:17:35|  分类: 学术论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杨景和 当下中国画教学培训与信息传播(组图) - 画家杨景和 - 国画家杨景和
 
杨景和 当下中国画教学培训与信息传播(组图) - 画家杨景和 - 国画家杨景和
 
杨景和 当下中国画教学培训与信息传播(组图) - 画家杨景和 - 国画家杨景和
 创研高端互动  建设团队精英
——当下中国画教学培训与信息传播
第三届国际书画艺术发展论坛优秀论文

(北京)杨景和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美术艺术机构全面开展了美术普及教育,除国家高校之外的各类高研班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川美、云美、鲁美都相应组织成立各类中国画创作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国家画院、北京画院、荣宝斋画院、现代工笔画院、北京凤凰岭美术馆等也相应组织成立中国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共同打造艺术品牌,为全国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解决了过去自学成才或在职美术工作者无门进入正轨美术院校继续深造机会,为繁荣中国画创作提供了施展艺术平台,成为中国画写生、采风、创作的实验基地,呈现出“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可喜局面。

培训现状

全国各类培训高研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中国艺坛,下面举几个代表性的培训机构所取得的成就及办学特点。

譬如文化部艺术司为了加强对国有画院创作和研究工作的引导、扶持,促进画院推出更好、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和研究成果。从2010年起,文化部在国家美术发展工程中列入并实施了“全国画院优秀创作研究扶持计划”,通过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开展全国画院专业人员研修工作,国家画院承担了山水和人物两个研修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承办了油画班创作。来自全国各地51家地市级以上专业画院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创作人员70余人,在两个机构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强化培训,教学方面和广大学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为今后不断探索画院专业人员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画院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造型艺术创作班的学员,在结业后4年多的时间里,以开阔视野和独立审美精神,继续加强对中国画各个时期代表作的深入研习,对国外优秀作品的借鉴和分析,力求使各地艺术工作者能够在短期内,在造型艺术、创作实践、个人风貌及市场链接等方面均有提高。在造型艺术和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个人风貌。体现在继承和发展上,深化了中国画造型传统观念;体现在探索和创新上,表现在思想理论与当代艺术观念的统一;体现在实践和研究上,就是其作品个性鲜明和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他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艺术思想、性格品行的再锤炼。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从2007年以来,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画创作高研班,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艺术人才。在教学上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个人潜质,注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发挥各自所长,走个性化创作道路。学员的人物画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折射出当代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山水画追求一种博大、雄浑、崇高的艺术境界,反映出泱泱大国山川景物的万千气象;花鸟画作品力求以小情小趣构筑宏阔的意境,注重写意与工笔、水墨与重彩之间的融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形式、色彩、造型、空间”四要素为核心,以科学的技能训练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注重启发观念,启迪个性,鼓励学员探索创新。同时,还以提高写意人物画的创作水平为目的,着力研究写意人物画创作的基本规律,全面提升学员造型能力和水墨表现力,用现代绘画审美观念完成创作全过程。

现代工笔画院举办了三届工笔画家创作高研班,他们提出了“名师联手、立足当代、传承创新、培植名家”的响亮口号,成为培养工笔画名家的摇篮。通过短期强化创作,学员得到了中国画创作理念与构成、色彩语言、重彩技法及材料研究、现代绘画肌理技法与相应的理论知识等专业训练。有数百人次参加全国性各项画展,有近百人获奖。

上述这些培训机构都采取了一个共同的学院教学和“师带徒”的导师工作室模式,课程大体设置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个部分。公共课有美术史论、西方美术史、书法史论、中国画审美等;专业课有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写生、创作等。学制:几个月短期强化班、半脱产、脱产一年班、非脱产班。教学上采用公共、专业集中授课,每门公共理论课结束后进行笔试考试;工作室集中创作,入室弟子由导师进行专业学习和指导创作;预展和结业展集中交流,导师工作室进行阶段性点评与作业展览;集中住宿使学员与导师有机会面对面交流,实现了由“学有所得”,上升为“学有所成”的教学效果。

追求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和最佳化

中国绘画艺术具有传播媒介的三重性,即物质形态、语言符号和传达信息,所以,任何传播现象或活动都是围绕着信息而进行的。

当前中国画培训教学的实质是教学信息的传播,只有信息传播可感知的知识、理念、方法、演示等正确,才能达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和最佳化。教学传播中还有几个重要条件。

其一,传播学以致用的信息。主要考虑学员不同年龄段的因素,对于年轻学员他们对新生事物理解快,易于接受,对于年龄偏高的学员存在差异性大,导师讲述古文难于理解,特别讲述那些离题偏远的是无用信息。

其二,传播易理解消化快的信息。可以用演示版、演示图、幻灯片进行有效教学是一种好的方法,便于学员理解消化。

其三,传播学员感兴趣的信息。可以多举事例,如画人物画时,可介绍古人是如何进行人物画的创作,介绍历史典故、画家人格魅力、创作风格轶事等。

其四,传播清晰、准确的信息。这样就要求对主讲教师课前要有授课大纲,提前备课,准备充足。

信息传播存在不同等级的效果。在我们教学培训中时常发生不能100%信息被学员所接受。原因是上述几个条件不能100%的得到满足。

导致传播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

一是传播口语不标准。因导师来自全国各地,各种方言也就存在着,导致语言传播上存在失真,也容易产生歧义。

二是对古汉语翻译的理解出现偏差。古汉语有多种翻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理解,一个艺术家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便出现对传统的肯定与否定,是继承还是扬弃,凡此种种,所以会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效果。

三是主讲人演示时不能即兴说明。根据每个主讲人的讲课风格不同,有人喜欢用肢体语言协调讲解,有人喜欢用幽默语言来激发学员学习知识的兴趣,有人喜欢用演示版或幻灯片进行讲解,但有的是点到为止,没有继续深入讲解,或即兴发挥,影响了学员存贮信息质量。

四是上课座位环境不同,影响视觉、听觉效果。

改进措施

1、央视媒体“书画频道”在中国画、书法篆刻艺术专业培训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广大观众不能与老师当面交流机会或实际演示传播效果的时差,不能得到艺术机构的印证缺陷。当下培训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应发挥央视媒体“书画频道”普及面、授课系统化、传播时效快的优势,为创作中国画造就更多的艺术人才。

2、各类高研班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拓展发展空间,成立相应的展示平台。如签约画家、组建画家组、网络平台等,为广大学员未来创作复杂的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提供必备条件。

3、由于办学条件不尽一致,经济条件经验积累薄弱,应尽量满足学员资料需求,可整理出录像、录音资料、编辑简报、作品集等。

4、师资力量的冲突。因聘用教师多数为全国名家,一位名家被几个培训机构聘用,偶尔会发生一个时间段的教学冲突,不得将厚爱的导师割让他院授课。个别学员在选修院校时就极力考虑选择偏爱导师的个人风格,由于未能兑现影响学员的学习情绪。应考虑一位导师不能超出三个以上聘用单位。

5、对于那些课前准备不充分,或讲解随意,可事先向学员提供授课大纲或其讲稿作为补充教材。

6、建议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可为学员结业扩大对外宣传,在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上宣传学员创作成果。

  评论这张
 
阅读(5831)| 评论(1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